地震自救十大误区

时间:2022-07-15 05:12:41 作者:天下 字数:8555字

随着急救自救医疗知识的普及,很多老百姓对于灾害自救会有一定的了解,但在这里还要提示大家,在以往老百姓心目中的一些急救自救方法,存在着认识及操作误区,在地震灾害自救时应严格避免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地震自救十大误区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
地震自救十大误区

一、头部外伤(颅脑损伤)出现的耳漏鼻漏忌堵塞

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、掩埋窒息性损伤、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。震中由于打、砸、弹击、撞、撕拉、震动、挤压、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,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,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。殊不知,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,加重颅内损伤,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。

二、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

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,此时,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。要注意,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。原因有两点:首先,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,大量出血,危急生命。其次,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,造成气胸,引发纵隔摆动,挤压心脏而停跳。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,也可简单用布条(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)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,避免剧烈活动,等待或寻求救援。

三、肠子外露不能往回塞

…… 此处隐藏1604字 ……

首先,要保证自己的生存条件。争取尽快找到食物和水,节约使用;同时减少活动,保存体力;如果有受伤,要想办法进行包扎。

其次,应该争取与外界取得联系。可以仔细听听周围的声音,辨别是否有人。听到人声时,可以通过敲打铁管、墙壁等物体发出声音,作为求救信号。但注意不要长时间大声呼救,因为这样很容易消耗体力。

其次,在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情况下,可以尝试自己寻找通道。如可以向有光、通风的位置移动,清除一些简单的障碍物来开辟通道。但需要注意,如果开辟通道过于困难(比如耗时长、费力大、不安全等),应该停止开辟,保存体力等待救援。

遇到被埋压人员救援方法

如果在救援过程中遇到被埋压人员,有几点要注意:

首先要保证被埋压者的生存条件。扒挖过程中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,以便新鲜空气注入。同时,先让被埋压者的头部暴露在空气中,清除口鼻内的尘土,保证基本的呼吸条件,之后再让身体的其他部位露出。同时,在扒挖过程中可以递给被埋压者一些水、食物、药物,来增加其体力。

其次,扒挖过程中应该注意保证被埋人员的安全。如在靠近被埋人员时,不要使用尖锐的扒挖工具。扒挖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坏原有的支撑结构,避免发生坍塌,确保不会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;拔挖过程中如果有灰尘,要及时喷水降尘,避免救人者和被救者呼吸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