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

时间:2022-07-15 05:11:17 作者:天下 字数:10630字

中国的礼仪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作用,而且也带给世界深远的影响。那么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有哪些呢?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
关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

有道德,有修养的人必定能做到慎言

除了偶然的自言自语,话通常还是说给别人听的,所以话一说出来就要对别人甚至对社会产生影响,同时也给别人提供了对你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,可见说话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,决不能等闲视之。因此佛教倡导的修学十种善业中,就有四种讲的是口业,这就是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。类似的观点,在我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教义中,都有很详细的论述。最有代表性的自然莫过于《孔子家语》中所说的金人了,他的嘴巴上粘着三道封条,因此被孔子赞为:“此古之慎言人也”。

有些人因为口不设遮栏而变得浅薄。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意愿的工具,因此人总是要说话的。即使是面壁的高僧,也有说话的时候。贾岛驴背上的“推”“敲”,终成文史上的佳话。思想须经深思熟虑方能深邃,语言须经千锤百炼方能惊人。而浅薄之人,思想必多平庸,语言亦必寡味。

…… 此处隐藏2235字 ……

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,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。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,谦恭待人、尊重他人,以赢得他人的尊重。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,“若要好,大敬小”。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,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,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。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,礼节就成为了虚套,这就不符合的礼义标准。礼俗中诚敬谦让,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。当然现在我们对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,需认真辨析,择善而从。

具中国味的拱手礼

拱手礼也叫作揖礼。这个礼既能表达晨报对您的感谢和尊敬,也是咱们中华的见面礼仪,有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和人情味儿。

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,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、交往时采用了。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,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。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“敬”的,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。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,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,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,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。

亚商一直把读者视作最最亲密的朋友,也希望能成为您的挚友,朋友之间见面,自然要行拱手礼。

如果您是一位外国朋友,您一定也能从这个具有中国气息的问候中感受到我们的热情,您也许还会给我们回一个拱手礼。葛优说,他曾有幸和马龙·白兰度就餐,当时这位国际巨星一见面就先行了个拱手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