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素有“礼仪之邦”之称,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。中国礼仪以周为最,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,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中华传统礼仪教育童谣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中华传统礼仪教育童谣
少先队员要做到,
讲文明,讲礼貌。
唱着童谣去学校,
路遇老师先问好。
同学相见说声早,
礼仪常规最重要。
进校要走人行道。
上下楼梯不乱跑,
遵守规则向右靠。
看见纸屑勤弯腰,
爱护环境莫忘记。
上课听讲神不跑,
积极发言勤思考。
下课不追不打闹,
文明玩耍就是好。
同学不能大欺小,
团结友爱校风好。
校----风----好!
中华传统礼仪文化
一路风尘仆仆,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我们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。时至今日,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生生不息。
每当谈及中国,没有任何一个人不经叹它那深厚的底蕴。我相信也许曾经出现过可以与中华文化相媲美的,但我也相信没有任何一种一种文化可以超越它。
但是,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,中国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,在极大地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,我们的文化也变得混乱不堪。
当被问及中国的传统礼仪时,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,甚至曾有些人认为这种传统已经过时了。是的,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破坏和遗忘。
中国素称“礼仪之邦”礼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水岭,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准则。
…… 此处隐藏1116字 ……
揖让礼
“揖”是作揖,双手抱拳打拱,身体向前微倾;“让”表示谦让。这是一种大众化的礼节,一般用于宾主相见时,或平辈间、比较随便的场合。“打拱作揖”即是一种引见,也表示一种寒暄问候。这一礼节,最能体现中华民族“谦让”的美德。
袒臂礼
又叫“左右袒”,是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礼节。所谓“左右袒”,是指露出左手臂或右手臂,以表示拥护哪一方面的意思。它一般用于事态严重的场合,通过“袒臂”表示拥护谁,藉以解决争端。相当于今天的举手表决。这种礼节,大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。
虚左礼
古人一般尊崇右,故以右为较尊贵的地位。但乘坐车辆时,却恰好相反:车骑以“左”为尊位。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后生。”后来经过演变,“虚左”就表示对人的尊敬。在“待客”或“给某人留下官位”时。常谦称“虚左以待”。“虚左以待”的行为,就成为尊重人的一种礼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