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学习的自主性,第一条就是体现为时间安排上的自主性,那么关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,我们应该怎么写?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大学生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内容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大学生如何进行时间管理
1、从入学开始,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四年的目标设定
对于大学和未来的目标系统并没有完全确立,会普遍导致大学生的茫然。因此,高校需要从大学生一入校,就强化大学生的时间价值观,引导大学生做积极进取的人。让他们认清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,引导他们对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选择进行规划,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2、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,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技能
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课程,面向大学生讲授时间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,主要训练以下几个方面的时间管理技能:
(1)分析个体利用时间的现状 在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之前,首先让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、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,意识到哪些属于浪费现象,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改善。
(2)、设立明确的目标 提倡学生给自己设定人生长远目标和现实短期目标,让学生具备明确的个人信念。比如可以让学生将每年度的3到8个目标写出来,然后确定最核心的目标,其余按重要性依次排列。
…… 此处隐藏891字 ……
1、 目标的缺失
从对学生的测试结果中,可以看到,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思考非常不确定。很少大学生能对自我进行清晰的定位,大多对就业或者深造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微。缺乏明确的信念与目标指引,从而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大学四年的生涯缺乏规划,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。同时在短期目标的设置上,也有很多大学生不给自己制定时间计划,对每天及每周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日程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,根据感觉和心情而定。
2、 发展路径的不确定
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性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标准的多重性,以及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,往往让大学生不知该选择哪种合适的路径去发展自己。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忙碌于各种考证,各种社团,各种社会活动,而少有机会冷静地思考自己忙碌的目的所在,因此导致忙碌之后是收获甚微。
3、时间利用的计划性差
大学与高中的最大区别是,没有了升学的压力,在课堂之外,大学生拥有了大量自己支配的闲瑕时间。闲暇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,在现代社会,个体对于闲暇时间的利用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。但是在调查与测试中,我们发现在闲瑕时间的利用上,很多大学生在宿舍看碟,打电脑游戏,上网聊Q,逛街,听音乐……,是一种虽然意识到了,但是不加控制或无法自控的虚度。闲瑕时间完全等同了休闲时间,所做的事情计划性差,盲目性大。
4、显性和隐性的双重浪费时间的现象严重
除了上述提及的显性浪费之外,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还存在严重的隐性浪费,那就是学习与工作时的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。在课堂上,你会看到部分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,昏昏欲睡。或是玩手机,发短信,用手机QQ聊天;而完成作业时,大多是一边听着音乐,一边做作业。更有甚者是抄袭他人作业或是干脆不做,造成的浪费并不亚于显性浪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