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不够用成为很多人不能完成某项特定工作的惯用借口,但其实时间不够用只是主观上的感受,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妥善安排及运用时间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有关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
原则一:明确目标——我们要做什么?
明确了目标,也就明确了我们行动的方向,也就知道了我们要做什么?针对这点,我们需要:
1、列举出我们在某个时间段内需要达成的目标;
2、针对目标,按其对我们的重要性次序进行优先级的排序;
3、把目标细分为近期、中期及远期目标;
4、计算每一目标所占时间的百分比;
5、制定目标需要遵循SMART原则;
Specific——具体
Measurable——可度量
Attainable——可达成
Relevant——相关性
Time-limited——时间限制
原则二:预先计划——怎样做才能完成目标?
妥善的计划必须要有良好的行动,在实施之前,可以好好想想怎样做才能完成目标?
1、为每一个目标写下相应的动作流程;
2、按动作流程制定出执行计划的步骤;
3、给每一步骤设定一个时间期限;
4、随时监控每个步骤工作的成果;
5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及修订行动方案;
原则三:分配时间——什么时候去做?
制定一个实施时间表,明确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。
…… 此处隐藏1741字 ……
对于短暂的间隙,也许有的人不会重视。对此,野口悠纪雄认为,“嘲笑15分钟的人,也许会陷入为15分钟而哭的境地”。野口悠纪雄会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,用手机播放软件学习英语,他还会事先在大脑里装满问题和相关信息,这样无论在多么拥挤的交通工具上,都能完成思考。
PS:这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有效方法。在手机硬件性能越来越好,通讯网络日趋发达的当今,在上下班通勤、等车等人等餐、等待会议这些碎片化的间隙时间,充分利用手机读书听音频学习且不会打扰到别人是切实可行的。长期下来,积腋成裘,这样做会比不做的人每天多出数量可观的时间。也可利用便利贴或手机软件,记下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记录结果。
第二,把一天变成24小时以上
人们可以使用一些技巧,提升时间的使用效率。野口悠纪雄分享的一个技巧是“买时间”,比如出差时,可以多花点钱坐软卧,然后利用坐车的时间做些事情,即便在车上什么也做不了,只是帮你消除了疲劳,这样到达后就能有效利用接下来的时间,不用再花时间缓解疲劳,“如果时间价值比较高,就值得为此花费金钱”。另外,也可以“分享”他人的时间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请教他人。
PS:这一点我有深切体会,我一直坚持不买车不开车而坚持出行搭车,这样我就可以利用搭车的时间在车上要么休息恢复精力,要么戴上耳机听书听音频学习。花金钱买时间也很有必要,比如我花了近2000元钱在【得到】商店购了质量上乘的蓝牙耳机,方便我在做家务、跑步或上下班通勤途中听书听音频学习两不误。对于工作生活中一时无法弄懂或不会的事,如果身边有精通的人,我不会花时间自己去摸索,而是直接去虚心请教。生活工作中可以花金钱请别人去做的事,我也不会自己花时间去做。
第三,“拙速”原则
做事情的时候,很多人都想先一心一意地完成最重要的事,而现实是,我们无法保证有足够久的不受干扰的整块时间。对此,野口悠纪雄的看法是,我们每天总有一些紧急的工作需要先完成,他认为用“拙速”原则,去处理一般的不苛求万无一失的日常工作,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。“拙速”原则指的是,不追求质量地快速完成,有时间的话,再来进一步完善。这就像考试中,要先完成所有题目,有剩余时间了,再去反复验算与检查是否正确。
PS:这一点也就是先完成,再迭代的意思。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,太追求完美,往往也会造成我们心理上的拖延而导致无法完成,最好的办法是先动手做起来。就像我们这些007er在这个日更群内的写作作业一样,先完成再完善,先完成数量再追求质量。如果数量上都无法完成,何处去谈质量?而且一件事先完成框架后,也让我们从心理上获得成就感,形成正面激励反馈,从而形成高效的正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