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看过红楼梦,或其它明清小说,一定对里面繁复的用餐礼仪记忆尤深,小小一桌席,可以说凝结了中华千百年的文化积淀。现代用餐虽然用不着这些繁文缛节,但必要的礼仪还是少不了的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中华传统礼仪饮食之礼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中华传统礼仪饮食之礼
中国是礼仪大国,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,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,在先秦人们以“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”,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。
谈到饮食礼仪,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,宴会上,不知情便给他人留下不好印象。而这些情况的发生,往往是我们不够了解我国的“饮食礼仪”。下面跟着汉韵君,一起来了解传统礼仪之“饮食礼仪”。
入座礼仪
桌席上得位置很是讲究,从桌位入座情况并可知晓此人的辈分及重要程度。
座次是根据“尚左尊东”、“面朝大门为尊”,先邀请宾客入座上席,再请长辈入座,入座时从椅子左边进入。入座后切勿先不动筷子,也不要起身走动,更不要制造异响,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。
进餐礼仪
有贵客到来时,主人及宾客都要起立,以示恭敬。主人让食,要热情取用,不可置之不理。
…… 此处隐藏291字 ……
宴饮开始之前,行进食之礼,宾客先,主人后,起身说一些互相感激的话,称为“兴辞”。坐定后,再行祭食之礼,将所食用的饭菜拨一些放到食案上,以报答造食先祖,表示不忘本。
基本的传统饮食礼仪
子能食食,教以右手。
七年,男女不同席,不共食。八年,出入门户即席饮食,必后长者,始教之让。
饭前必须洗手,否则会被认为不讲卫生,没有共饭的道德。
吃饭的过程中,需要注意的礼仪:不要扬饭、放饭,即不用手扬散饭中热气,不把吃剩的饭放回食器中;不可流歌、咤食,即喝汤时不能喝得满嘴淋漓,吃饭时口中不要发出声音;不要大口喝汤,不要啃骨头,不要把骨头丢给狗吃,不要把咬过的鱼肉放回盘中,不要专拣自己喜欢的食物吃等等。
在社交宴席上,吃到最后,客人要用汤泡一点饭,表示主人招待的菜肴太好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