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在国际交往中,除注意礼貌礼节外,还应尊重各国、各民族的风俗习惯,了解他们不同的礼貌、礼节和做法,进而在对外交往中真正做到有礼有节,以礼相待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外事拜访重要礼仪知识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!
外事拜访重要礼仪知识
有约在先
拜访外国人时,切勿未经约定便不邀而至。尽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进行拜访。在约定 的具体时间通常应当避开节日、假日、用餐时间、过早或过晚的时间,及其他一切对对方不方便的时间。
守时践约
这不只是为了讲究个人信用,提高办事效率,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友好的表现。万一因故不能准时抵达,务必要及时通知对方,必要的话,还可将拜访另行改期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定要记住向对方郑重其事地道歉。
进行通报
进行拜访时,倘若抵达约定的地之后,未与拜访对象直接见面,或是对方没有派员在此迎候,则在进入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门之前,有必要先向对方进行一下通报。
登门有礼
…… 此处隐藏1726字 ……
握手也有先后顺序,应由主人、年长者、身份高者、女士先伸手,客人、年轻人、身份低的人与人见面先问候,待对方先伸手再握。 握手时年轻人对年长者、身份低的人对身份高的人应稍微欠身,以示尊重;两人关系亲近时,可长时间握手,甚至是双手握。男人握手时应先脱下手套,摘下帽子(女人可例外),与女士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女人的手指部分即可。男人与男人握手时手要用力,同时要双眼注视对方,面带微笑,以示对对方重视和尊重。需要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眼睛看着第三者与人握手,这样对与你握手的人极不尊重。
军人戴军帽与人握手时,应先行举手礼,然后再握手。
此外,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,如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,日本人是行鞠躬礼,我国旧时传统是抱拳。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,在一定场合也可使用。
在西方,亲人、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、亲脸、贴面颊。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,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、亲额头,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。在一般公共场合,关系亲近的女士之间是亲脸,男人之间是抱肩拥抱,男女之间是贴面颊,晚辈对长辈亲额头,男人对尊贵的女士往往亲一下手背以示敬意。在一些国家的官方或民间仪式中,也有拥抱的礼节,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,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。礼节性的拥抱主要发生在官方场合,以阿拉伯国家居多。这种礼节,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,右肩偏上,左肩偏下,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,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,按各自的方位,两人头部及上身都向左相互拥抱,然后再向右相互拥抱,再向左拥抱后,礼毕。
3、致意 在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,一般是举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。在西方,男人戴礼帽时,还可施脱帽礼,即两人相遇可摘帽点头致意,分别时再戴上帽子。有时与相遇者侧身而过,从礼节上讲,也应回身问声好,手将帽子掀一下即可。
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,只点头致意即可。在社交场合,对一面之交的人或不相识者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。
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,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表示欢迎,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。除非领导人主动伸手时,才向前握手问候。如遇到身份高的熟人,也不要径直上前问候,而是在对方应酬活动告一段落后,再前去问候致意。